栉风沐雨三十载 砥砺前行创未来


发布时间:2018-11-27      来源:互联网

   记北京希玛企业集团、民银国际资本董事长何帮喜

  1986年,身背一把锯子,无为小伙子何帮喜走进陌生的京城,开始了自己的逐梦人生。30年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保龄制造商,何帮喜用曾经紧握锯子的双手,带领希玛集团,书写了中国保龄设备企业的飞天神话。

  艰难岁月:不认命,不服输

  “初到北京,困难简直不可想象。”多年之后,坐在希玛集团宽大的办公室里,何帮喜用夹杂无为方言的北京话,向记者诉说打工时的艰辛,语调轻松舒缓。那一刻,秋天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温暖而明亮。

  何帮喜有着许多成功创业者的共同际遇,家境贫困但又不认命。由于家境贫困,1982年,初中还没毕业的何帮喜,回到无为县十里墩乡的家中务农。他学会了木工手艺,农闲时做些木工活。也许在很多人来说,他们就会沿着这样的轨迹生活下去。

  然而,性格决定命运。人的命运往往就是那么的奇妙。生性好强的何帮喜不愿意就这么安于贫困。丈夫志四海,在他的心中,树挪死,人挪活,他注定就不会是属于那一亩三分地。

  1986年2月16日,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春节的喧闹中时,不甘心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何帮喜,怀揣东拼西凑借来的120元钱,来到千里之外的京城开始一段梦想之路。

  从北京火车站出来,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宽阔平坦的大街、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流……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40元钱,何帮喜心里明白,接下来的挑战就是如何在京城里“活着”。

  “终于,在身上只剩下4毛钱的时候,我找到闯荡北京的第一份工作。”何帮喜说,他至今还非常感恩那对给他工作的老夫妇。那是住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对老夫妻,需要装修厨房。何帮喜非常珍惜这份工作,非常地认真,从早上忙到晚上,装修完以后,他又顺手清理了厨房里的垃圾,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家主人非常感动,给了何帮喜40元钱。这是他离开家乡后得到的第一笔收入。每当何帮喜回忆起这段往事,还十分感慨,要不是那对老夫妇,也许他的命运就不是现在这样。正是这份工作让他看到了留在北京的希望,也正是这对老夫妇让让何帮喜坚信,只要不放弃,踏实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肯定会取得成功。

  随后两年里,何帮喜走遍京城大街小巷,到处做木工活。这并没有泯灭他心中的创业梦想。尽管当时他还没有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但他在积蓄才智,寻找机会。

  北京亚运会给了何帮喜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1988年,何帮喜带着技术与他人合作创建一家体育用品公司,从事台球设备的研制和生产。没有专业机械设备,何帮喜只能凭着师父教的木工技术,尺量、据拉、斧砍、刨平、凿眼,刻苦地钻研着台球生产工艺。没有场地,何帮喜就带着十几个工人在几百平米的厂房里白天加工组装台球桌,晚上刷油漆,没有暖气,油漆不容易凝固,他们就住在车间里,用自己的体温为油漆保温。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奋聪颖的何帮喜终于成功的研制出达到国际技术标准的台球桌,先后获得4项台球设备国家专利,填补我国空白。当时,国内比赛用的台球设备大多从国外进口,一套要花6万多元。担任亚运场馆建设的负责人得知国内有人能生产台球桌时,将信将疑。当他看到何帮喜做的台球桌后,被质量和价格打动,立即决定不再进口台球设备。

  当时没有电脑,没有设计人员,何帮喜用铅笔靠手工一笔一笔描出来的“星牌”商标。亚运会上,星牌台球桌的质量受到参赛运动员的一致好评,星牌台球桌一时风光无俩。此后,星牌台球桌被国内外重大赛事选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星牌”台球桌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星牌”商标也由此最早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体育行业的驰名商标,可能也是唯一手工设计出来的驰名商标。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因为贡献卓越,1993年,何帮喜担任星伟公司的副总经理。作为外来务工杰出人才,北京市政府奖励了他4个城市户口和企业一套住房。星伟公司的工作经历,为他后来创建希玛集团积累了丰厚经验,也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心。

  壮志凌云:世界品牌中国造

  1991年的一天,何帮喜在北京某饭店做活,这是北京第一家拥有全自动保龄设备的场所。闲聊中,他听说一套保龄设备需要75万元,而且还全部依赖进口。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造保龄设备呢?隐约之中,何帮喜感到一个新希望在向他招手。

  第一次产生要造中国的保龄设备的念头后,何帮喜久久难以释怀。制造保龄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高的技术支持。这对一个没有多少积蓄的打工仔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他还需要等待时机。

  1994年,何帮喜在一份报纸上看到,我国每年都要花费60亿元从国外购买保龄设备。此时,美国一家保龄厂商来中国考察后轻蔑断言:“5年之内,中国人造不出保龄球设备。”这句话深深烙在何帮喜脑海里。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冲击,他那不认命、不服输的精神激活了长久蛰伏的保龄梦。

  虽然有冲劲,但何帮喜并不冲动。经大量的市场调研后,他毅然决定离开星伟公司。接手北京市大兴区一家倒闭的乡镇企业。因为,他知道,虽然生产保龄设备在国内是一块处女地,商机无限,但他必须寻找一个支点,才能实现自己的保龄梦。

  为筹集资金,何帮喜迅速恢复这家席梦思床垫厂生产。两年半时间27万件床垫一销而空,盈利近千万元。这让很多人都很吃惊,在别人看来,这也很赚钱,就不要再折腾了,但这不是何帮喜的性格。

  “自己认准的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何帮喜说。

  1995年6月,何帮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毅然关闭床垫厂,集中精力投入保龄设备的开发研制。那时,韩国一家保龄球企业想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双方就技术合作、资金分配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韩方提出要使用他们的品牌,但何帮喜坚持产品必须是用自己的“希玛”商标。

  “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一旦对方撤出,整个企业剩下的就只是一块土地、一堆机器、几座厂房。我们必须要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品牌。”最终,何帮喜拒绝韩国人合作要求,独自投资4000万元,创立了集保龄设备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基地,打出了“希玛”这个品牌。

  然而,为了自己的这一梦想。何帮喜踏上了一条荆棘丛生的创业之旅。

  制造保龄设备对技术要求很高,由于拒绝了韩国的合作,本来期待国外技术支持这条路被堵死了。

  怎么办?

  一向不甘心向命运低头的何帮喜,又一次向世界同行发起挑战。1994年春节前,何帮喜招募20多名退休的工程师,关起门来钻研保龄技术。他花了50万元从英国买来两台保龄设备,拆了装、装了拆。为了避开国外知识产权保护,打破专利壁垒,20多个技术人员,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山重水复,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短短的时间内,他们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2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100多项技术改进和革新。9个月后,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毅力,终于造出了中国第一台保龄球的排瓶系统。何帮喜布满血丝的眼睛中,流露出孩子般的兴奋和激动。

  然而,一个料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他们研制的保龄球排瓶系统,实际调试后一点反应也没有。绝望的情绪迅速笼罩了大家。

  “一定不能半途而废。”为给员工打气,何帮喜拿出1500元召开“庆功会”。晚餐上,员工们个个垂头丧气,惟有何帮喜满面春风。在他的感染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献计献策。

  终于,再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后技术难关被彻底攻克。“只能进,不能退”不服输的做事风格,再次让何帮喜尝到胜利的喜悦。

  由于技术不成熟,希玛公司生产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有许多缺陷。1996年,公司毅然决定召回110套保龄设备。

  “当时世界上仅有的5家保龄设备企业,采用的都是机械回球技术,自动化程度低,而且故障率高。于是在何总带领下,我们开始电子回球系统的研制开发。”参与最初研制保龄设备的希玛集团副总经理刘永秀介绍说这又是一次前无古人的挑战。

  说起当初的选择,何帮喜说,现在都在说工匠精神,其实,我们一直就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自己,因为,我是一名木匠出身,学艺的时候,师傅就告诉我精益求精是我们老祖宗的传统。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底,保龄电子回球系统研制成功。这种系统独创的电子自动解锁功能,回球率达100%,回球速度达到10秒,比传统回球系统有更大的安全性。这种新产品一经投放市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销售额直线上升,给公司带来丰盈的经济效益。

  “起步与世界同步”。自此之后,何帮喜紧紧把握国际保龄行业技术的最新进展,恪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注重企业技术创新。多年来,希玛保龄获得国内外专利100多项,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获得英国皇家质量体系和世界上最具权威的保龄设备认证机构美国保龄球协会的ABC认证。

  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让希玛集团销售额迅速提升,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企业一跃成为享誉世界的大集团。如今希玛集团保龄设备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占据了75%的国内市场和30%的国际市场,这一连串数字背后,凝聚的是何帮喜追求卓越的进取意识和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

  “希玛”品牌也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潜力商标,希玛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品牌,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看到此事报道时题词为“民族产业之光”,世界保龄球联合会主席赤木恭平题词为“希玛保龄为推动世界保龄的普及发展做出贡献”,被中国奥委会授权为奥运标志特许企业和特许产品。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民族工业品牌的代表,希玛始终站在世界保龄行业的最前沿,实现了何帮喜“中国制造世界品牌”的夙愿。

  市场弄潮:锐意创新永无止境

  每个硬着骨头敢拼敢博的人都有一个柔软的理由,就像何帮喜经常跟别人说的一样:我就是一个安徽小木匠。当记者问他经营管理的关键时,他坚定地说:“实业、制度、人才和资本运作。”

  如果说最初的创业是靠着一往无前的坚韧,那么,将企业做强则要靠敏锐的市场眼光和善于把握市场的能力。何帮喜紧紧抓住企业质量管理这个核心,内强素质,外树形像,打败了众多竞争对手。

  在采访何帮喜的几天里中,很少能听到他的手机铃声。“去年,我和一些企业老总到欧洲访问,他们的手机响个不停,总是国内企业问这问那。但我几乎没有电话。”何帮喜解释说:“我是用制度管理企业,只管少数人,事情交给他们,各人干各人事。”

  “我们的管理制度有一本书厚。”谈起集团管理,何帮喜抑制不住兴奋的笑容。起初,何帮喜既管财务、技术,又要管销售、生产等,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但是效率极低。通过考察国内外大型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何帮喜认识到,企业管理者不可能面面俱到,而要通过一套严格的制度约束和管理企业。于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迅速建立起来,每个人工作职责非常明确,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职工提案是希玛集团一项非常特殊的管理措施。公司规定,每位员工每月必须提交一件议案,否则拿不到当月工资。提案内容涉及企业发展各个方面,小到怎样节约一个螺丝钉,大到如何拓宽国际市场。这一举措大大调动职工参与意识,职工创造性空前焕发出来。

  注重学习和以人为本,是何帮喜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取胜的又一法宝。“宁愿少吃一顿饭,读书看报时间不能占。”何帮喜学历不高,但勤奋好学,最大喜好读书看报。他的办公室里,桌上、橱柜里摆的全是书,连车子里也放了许多书。希玛集团定期给员工培训,或邀请专家来授课,或将员工派到高校和国外深造。经常性的学习活动,给企业发展注入知识动力,企业始终能站在世界保龄行业发展的最前沿。

  “大海有真能容之度,明月以不常满为心。”永不满足的何帮喜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在实践中历练才智,造就了他善于把握市场机遇的头脑。

  “与世界同步,用未来思考今天”的前瞻意识,是何帮喜始终高速发展的关键。30多年来,他始终秉持“实业、科技、资本”并驾齐驱的发展战略,以“诚信·多赢·正能量、开创·勤奋·新思维”的经营理念打造着自己多元的商业王国。

  作为一名精明的商人,他有着一双洞明社会发展的眼光。他能准确的把握社会发展的脉动。踩准节拍。在他看来,就是要顺应大势,有前瞻性的眼光。这来自几十年的商场拼搏。读书看报,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国家的政策导向。

  2008年,何帮喜成立了专业化投资管理公司--民银国际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在北京拥有两个现代化的科技产业园区及环境优美的办公场地,通过自身拥有的专业化团队,专注于科技领域的投资。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一定是要能引导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引导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协调国家产业结构。”何帮喜精准研判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民银国际坚持投资合作的项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包括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推动智能制造、工控网络安全、智慧油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助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深刻重塑。

  为适应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环境,民银国际投资新华社CNC网络电视台、今日头条、智搜等传媒项目,积极宣传正能量,传播中国声音;

  为了响应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民银国际投资了启明星电子商务,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维护自由贸易、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投资易往智能制造、360网络安全,匡恩工控网络安全、投资以色列大数据N-join项目,采集工业大数据,积极谋划智能制造2025……

  所有的这些投资莫不是紧跟当前国际科技发展趋势,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紧扣时代脉搏,这也体现出何帮喜的战略眼光,目前通过积极投身中国经济新时代,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故乡情怀:飞凤还巢回报桑梓

  “家国梦,故园情”。何帮喜是农民的儿子,蕴藏着深深的故土情怀。虽身在繁华都市,却始终眷念着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时刻牵挂家乡的发展变化。

  早先年,家乡人找到何帮喜请他投资家乡。他诚恳地说:“等将来条件成熟时,一定到家乡投资兴业。”果然,他没有食言,在希玛走向世界的同时,何帮喜回到了家乡。

  2001年,无为县筹建二坝开发区,希望找到一个有影响的企业投资。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汪元波来到北京,与何帮喜商谈回乡投资事宜。令他料想不到的是,何帮喜满口答应。2002年8月,他在无为县投资4000多万元,兴建希玛南方工业园,建设世界最大规模的抗耐特板和保龄设备生产基地。如今,占地100多亩的希玛南方工业园已为当地的农民工创业和凤还巢工程起到引领作用,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赚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重要的是做对这个社会有意义的事。”这是何帮喜经常说的一句话。

  家乡落后的教育事业,让何帮喜牵挂不已。除了积极向希望工程捐款外,2002年,他在家乡无为县十里墩乡出资30多万元,建了座小学。贫寒出身的何帮喜知道寒门学子不易,从2001年起在本村先后赞助8名贫困学生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何帮喜说:“当看到那些孩子重新返回课堂时,我会从他们的笑脸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作为北京安徽企业商会首任会长,何帮喜明白,要想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从更深层次、更长远的角度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本着商会为京皖二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何帮喜一直致力于服务安徽经济的发展,返乡投资,回报桑梓。商会积极组织开展经济交流活动,加强与在京其他省市商会联系沟通,多次组织首都的安徽企业回家乡安徽考察投资,在企业和家乡建设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为企业投资京皖两地牵线搭桥,招商引资累计数佰亿元,对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扩大再就业,减轻政府负担,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担任商会会长后,他在商会的时间比在自己公司的时间还要多,他时刻思考着如何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因为,他知道这是家乡人民对他的殷殷期许,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北京安徽企业商会不局限于这样纵向的内部联系,而且更加关注于横向的外部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在京的各省商会建立合作关系、交流互动。先后与重庆安徽商会、新疆安徽企业联合会以及北京福建商会,北京晋商商会等通力合作,取得了很好效果。如北京福建商会就是在北京安徽企业商会的极力促成下去安徽考察投资,期间共签署了两个合作协议,两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8个初步合作协议,总投资金额达300多亿元。

  他更是把企业的经营管理之道,运用到商会的发展中来。何帮喜利用自身实力和企业团队积极开拓新的经济合作模式,不仅是要促进安徽经济“更快”的发展,而是要做到“更好”的发展。在他多方撮合下所引荐的碧桂园集团先后在安徽巢湖、芜湖、池州、安庆、合肥和黄山等市投资了数百亿的开发项目。更是在何帮喜的影响下,碧桂园集团还捐资2500多万元,用于安徽的教育事业。

  家乡的领导和父老乡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安徽省领导对北京安徽企业商会为家乡经济建设做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多次予以表扬。但何帮喜非常的平静,在他看来,能为家乡做点贡献,他感到自己的人生非常有价值。

  感恩报国:让社会 因自己多一份美好

  “感谢党!感谢祖国!”何帮喜经常说,要不是改革开放,现在他也许还只是一个小木匠。正是40年的改革开放,让他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他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连在一起。

  作为体育设备器材制造商,希玛保龄积极支持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二十多年来,多次组织承办国内外重大保龄球及体肓赛事,对中国保龄球和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赞助国家队参加2002年在新加坡、2003年在韩国、2004年在俄罗斯举行的国际重大保龄赛事,为数百项体育赛事提供数千万元赞助资金,为培养我国保龄球选手参与国际大赛提升竟技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希玛公司还多次对北京市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大力资金支持。

  “全国劳动模范”、“安徽省十大经济人物”、“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新秀奖”、北京市第五届“科技之光”优秀企业家、“北京市优秀进京创业青年”、“农业部第五届全国乡镇企业家”……。

  这样的荣誉还可以不断地列举下去。在京30多年的拼搏奋斗,他处处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鼓励和支持,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

  他经常追问自己,国家给了我这么多,我能为国家社会做点什么?除了办好自己的企业,就是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团结带领更多的人跟党走,同心同向同行,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6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何帮喜的一句不要“不要让农民工‘迷失于城乡之间’”引起了无数农民工兄弟的共鸣,更是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他呼吁,努力培育中国新工人群体,解决3亿农民工城里待不下去,农村回不去的现象。

  当媒体问他为什么要提这个提案时,他说这是他的责任,也更是他的一份情怀。因为,他自己就曾经是一名农民工,正是有党和政府的扶持,他才能成为政协委员。“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他自己处于庙堂之上和草根之间,他要把基层的声音带上去,要做百姓的代言人,让党和政府的政策跟契合老百姓的实际,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关于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提高职工收入在企业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健全面向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国家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并重视职业教育的价值》、《改善民生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指数》、《“居者有其屋”是民生工程、更是政府职责》《政府应放权让各级工商联及商会组织发挥作用》《关于抓民生工程,更要抓民心工程的建议》《关于建议将北京新机场命名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提案》……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他的提案和建议有50多项,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民生、文化等多个方面,获得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效应。而每一份提案和建议,都凝聚了他的心血,为了让提案和建议准确有效,多年来,何帮喜始终坚持深入基层调研,其足迹遍布祖国大部分省市,对于家乡安徽省,其更是跑遍了各个市县。因为,他知道,他的提案有可能成为国家的政策,如果不能建睿智之言,提务实良策,他将有愧于时代,国家和人民。

  作为一名企业家,他更是关注经济发展方面的重点、难点和痛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期间,他两次大会发言《如何摆脱美元霸权》,呼吁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体现了全球视野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引起了广泛的好评。

  当前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许多民营企业都遇到了发展的困境。作为一名企业家,他感同身受,也非常着急。

  11月1日,当他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和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后,他感到无比地兴奋。他不断地和企业家朋友交流谈心,他知道这是党和政府给企业家最大的利好,作为曾经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他有责任把党的政策宣传好,凝聚社会共识。他跟大家说,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给像他这样的民营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更让他坚定了信心,要继续创新拼搏,创造新的辉煌。

  “做阳光企业,跟共产党走”是他的发展理念,“感恩、报国、回报社会与人民”是他企业的宗旨。他深知,自己从农民成长为企业成功人士,一切成就都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他唯有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希望社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