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青蛙》为什么会刷屏朋友圈?


发布时间:2018-02-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运营研究社(ID:U_quan)

编辑:Verna

不知你们是否和我一样,这两天的微信朋友圈被一只绿的的小青蛙刷屏了。

我家呱呱出去一天了怎么还不回来

我家呱呱看书看了一天了怎么还不出去

我家呱呱一回来就背着我写信也不让我看

……

几乎是一夜之间,朋友圈已经变成母爱的海洋,随处可见母亲们在晒自己的儿子和交流育儿心得。

只用了短短两天时间,它刷爆各大社交媒体,微信指数也直线飙升。

这是一款名为“旅行的青蛙”的日本 APP 游戏,它的操作界面非常简单:只有庭院和屋内两个情景。在这个游戏里,你会领养一只青蛙,它可能会宅在家看书吃饭,可能会出门旅游、给你寄明信片……至于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一切随缘。

你要做的就是定期收割门前的三叶草,给自己的呱呱准备好食物和旅行用品就好。整个游戏的玩法总结下来就四个字:都是玄学。

到底是什么原因能够让这款游戏这么火爆的呢?

1.专属性

通过放大产品和服务的稀缺性与专用性,使用户主观上高估对产品的价值。

稀缺性和专用性让人们感觉有归属感,故而激发了人们口口相传的欲望。

说人话就是,因为这件事物的独一无二,它不再是身外之物,也不是流水线上人手一件的产品,而是只专属于我一个人的“小生命”,它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

在《旅行的青蛙》中,这种“专属感”从你进入游戏界面,给那只小青蛙起名字的一刻就已经确立了。因此,在电影《寻梦环游记》中,讨厌小动物的奶奶才会呵斥给流浪狗起名字的小孙子。

另外,由于小青蛙的行为完全是自由、不受控制的,因此它丝毫没有其他游戏人物批量生产的感觉,而像是全世界独一份的存在,这更增加了它“只”属于你一个人的感觉。

由于这种强烈的“专属感”,无数网友一夜之间成了“呱儿子”的家长,很多朋友圈文案的调性和人见人怕的「晒娃狂魔」别无二致。事实上,确实有大批网友自称“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感觉”。

2.情绪性

根据心理学研究,能触动情绪的事物更容易引发群体性的讨论。但是,并非所有情绪都能带来“疯传”。

比如,你分享一个自己坐在宝马车里幸福微笑的自拍,肯定能点燃朋友圈的情绪,但是大家不会转发,不骂你装 X 就不错了。而网易云音乐的年度歌单、养蛙的心得则转得到处都是。

同样是情绪,为什么效果如此不同?心理学家的情绪研究结果显示,具有高唤醒特征的情绪更容易激发人们的主动传播。

游戏里的小青蛙所做的每件事基本都是出人意料的,完美击中了群众“惊讶”和“兴奋”的情绪:

更妙的是,这只小青蛙的所作所为,像一面镜子,很大程度上照出了 90 后群体的理想自我。慢条斯理地吃饭、看书、写信、做手工,在家里待得闷了,就出去走走,看看不一样的风景、结识不一样的人,看起来安安静静的,其实非常有爱。

对于这样一种洒脱、自由的人格和生活方式,受困于高房价、激烈职场竞争的 90 后们是怀有一丝羡慕的,这种近乎“敬畏”的情绪同样具有高唤醒的特征。

3.社交货币

所谓社交货币,通俗地解释就是谈资、共同话题。发行社交货币,就是主动抛出话题,参与群体社交。

在这次晒蛙热潮中,越是后加入晒蛙大军的玩家,越倾向于写出高质量的段子,而非专注于游戏本身,这其中不免有参与群体话题、发行社交货币的成分。目前,微博上甚至已经出现了晒蛙的连载漫画。

4.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这只小青蛙在朋友圈「疯传」的原因:

1)专属性,营造独一无二的价值感;

2)情绪性,使人们的高唤醒情绪受到激发;

3)社交货币,刺激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场。

可以说,小青蛙的走红既取决于其本身优秀的产品设计,也取决于营销团队对人性和传播规律的顺应,可谓自我奋斗和历史进程的完美融合。苟利读者生死以,笔者就对此做了一点微小的分析。很惭愧,谢谢大家。

本文由运营研究社 (ID: U_quan )原创发布,授权互联网早读课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