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高原检察事业,他们无怨无悔


发布时间:2018-12-17      来源:互联网

编者按:在纪念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之际,我们隆重推出《山南检察群英谱》,缅怀逝者,告慰伤病者,弘扬奋进者,激励后来者,告诉他们,祖国没有忘记,山南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

10月4日,由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检察院提起的全区首例涉野生动物保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公开宣判。法院判决全面支持了检察机关提出的诉讼请求。

此案作为全区涉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公益诉讼首例宣判的案例,一方面对国家野生动物资源损失、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损害进行救济,另一方面,也警示包括被告人在内的社会公众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的主人翁意识,凝聚全社会的共识,促进西藏生态环境保护。

截止10月31日,山南两级检察院共发现公益案件线索136件,立案61件,履行诉前程序55件,发出检察建议75份,提起诉讼1件,结案26件。

这是西藏山南市两级人民检察院全面推进公益诉讼工作,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生动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级领导机关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湖南、湖北、安徽三省检察机关无私援助下,以刘志刚检察长为首的市院党组带领下,山南市检察机关依法严惩各类刑事犯罪,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运用初查精细化、“横向挖串案,纵向挖窝案,立体挖案中案”、侦查一体化等一批实战手段,提升查办职务犯罪工作质效;创新推出了“三台手术”检察工作模式,建立了“211”岗位培训、“四合一”片区化管理、“合纵连横”交流等一批长效管理机制,检察工作多点开花,亮点纷呈。

坚持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业务,培养了一大批业务能手和办案骨干。五年来,两级院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共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117件120人,大案98件99人,要案17件17人。每年职务犯罪的办案量占全自治区的近50%,大要案占全区案件的75%至90%,连续五年居全区之。先后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和“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多次被自治区政法委和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区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区检察机关先进集体”。

“这些成绩和荣誉的取得,离不开那些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可爱可敬的普普通通的检察官们。”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志刚深情地说道。

他们,有的是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带领全院干警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令犯罪分子闻风丧胆;他们,有的是心思缜密的检察员,在法庭上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捍卫公平正义;他们,有的是普普通通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执着坚守,守护着一方根基,他们无意荣誉,只想为检徽增光;他们可能很辛苦,但永远把老百姓的疾苦挂在嘴边、记在心里,他们可能已经离开,但老百姓时时念叨着他们。

他们,就是可敬可爱的检察官们——在西藏山南,在雅鲁藏布江畔,他们奉献着热情、奉献着爱,用责任与担当,描摹着人生最美丽的画卷,为了检察事业,他们无怨无悔。

安徽省合肥市检察官周会明,两度援藏留下赤胆深情,他把生命中最后的宝贵时光留给了西藏,他将公平正义扛在双肩,更把群众的利益记在心间。

十八军的后代潘华川,担任乃东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十年,收获了山南检察系统最多的荣誉,用“辛苦指数”换来山南的“稳定指数”,却没有为妻儿安排工作,房贷至今都未还清……

90后助理检察官白玛玉珍,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辛勤工作,改变静候举报人上门申告求助的传统方式为主动下访联系群众,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却累倒在维稳值班一线。

还有在岗位上积劳成疾的山南市人民检察院专职委员索朗旺久,措美县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张军, 37年坚守工勤岗位书写不悔人生的驾驶员尼玛,2018中国慈孝人物揣丽颖,还有坚守工作一线的普普通通的广大干警……

(小标题)赤胆铸检魂,他们用责任守护公平正义

2007年2月,被告人尼某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听到被判处缓刑后,尼某骄横地比出胜利的手势,轻蔑地望向公诉人和旁听席,引起现场骚动。

旁听人群议论纷纷,“用刀捅死人竟然不用坐牢?到底是某领导、某单位的子弟,跟普通人不一样啊……”

时任山南市乃东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潘华川听取汇报后,在详细了解案件经过及庭审过程后认为,本案的缓刑判决量刑畸轻,他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决定依法向山南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

二审法院将案件发回重审,最终法院采纳了抗诉意见,依法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

潘华川坦言:“维护公平正义,是人民检察官的神圣职责。怕得罪人,就不要来吃这碗饭!”

据乃东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王蓓蓉回忆,“潘华川经常说,‘承办人只需要对事实和证据负责,案外的干扰因素我来顶着,你们不用考虑’,减轻了很多办案压力”。

潘华川的妻儿至今没有正式工作,他多次谢绝了组织上的安排,他说,“当年我父亲十八军转业后,在琼结县邮政部门当负责人,有人提出要帮我解决工作问题,被我父亲一口拒绝了,我作为检察长更不能以权谋私。”

2016年12月,由于积劳成疾,医治无效,潘华川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检察事业,年仅49岁。

2014年,在刘志刚检察长的推动和协调下,山南市措美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获得赴安徽铜陵市人民检察院挂职锻炼的宝贵机会,学习内地检察机关先进办案理念和成功做法。同时,邀请铜陵市人民检察院业务骨干挂职担任措美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向全体干警传授工作经验。

“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实现了措美县人民检察院办案水平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干警办案能力水平不断加强,全院独立承办案件的能力不断提高。

2015年,张军收到线索,措美县某局副局长明某涉嫌职务犯罪,这条线索将是对过去一年“互派挂职”工作成果最好的检验。

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张军抽调干警组建专班,亲任组长,并邀请援藏干部全程指导办案。

在他的带领下,专班成员积极与纪委对接,收集相关线索资料,运用挂职学习到的新模式新方法,认真审阅涉案材料,改变审讯方式。

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坐实了明某涉嫌受贿6万余元和滥用职权导致国家扶贫专项资金损失12万余元的犯罪事实,并依法移送审查起诉。

该案件是措美县人民检察院独立承办的第一起职务犯罪案件,扭转了长达十多年办不了自侦案件的局面,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在全县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措美县任职期间,张军共指导排查线索6条,查办职务犯罪案件2件2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

被张军推荐提拔到县委宣传部工作的次仁罗布回忆说,张检一直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痛风、失眠等疾病。记得有一次,他的痛风发作了,脚肿得连鞋子都穿不上,拄着拐棍走进办公室,干警劝他回去休息,张检生气的喊道,哪有躺在床上办案的检察长。

2017年3月,年仅45岁的张军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虽经及时抢救,生命脱离了危险,但生活已不能自理。

决不冤枉一个好人,更不能放过一个罪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检察官们不懈的追求。

(小标题)爱民常在心,他们用真情慰藉百姓疾苦

冬日的阳光洒在自家的庭院里,恬静、温暖。索朗旺久静静地坐在藏式沙发上看着资料,笔尖轻轻划过稿纸,沙沙作响,每隔几分钟,他便放下手中的资料和笔,喝口水润润嗓子。

今年5月4日,索朗旺久在成都刚刚做完下咽癌手术。

他是山南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年以来发展与变化的见证人和建设者之一。

1978年1月,索朗旺久被保送进入北京中央政法干校第九期学习,1981年6月毕业后,各地检察院、法院刚刚恢复重建,按照组织安排,索朗旺久被分配到西藏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先后在多个岗位历练,从基层一直干到加查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反渎局局长、检委会专职委员,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生他养他的热土,至今已在检察机关奋斗了37年。

“我是农民的孩子,我深知农民的不易,也深知农民的困难,我现在成了国家干部,也是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山南市人民检察院专职委员索朗旺久每次看到困难群众,他都深有感触地说。

参加工作37年来,索朗旺久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打起背包,带上干粮,到偏远村落开展扶贫工作,住土坯房,吃糌粑,只为困难农牧民早日脱贫。

2011年是西藏自治区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的头一年,根据组织的安排,索朗旺久到加查县洛林乡门卡村担任第一批驻村工作队队长。

门卡村只有一个公用的取水点,海拔在4200米以上,群众每天的生活是从早晨起来背水开始,晚上干活回来后背完水才结束一天的劳作。

针对该村群众吃水困难的问题,索朗旺久无数次带领队员们找水源,研究供水方案,数十次到山南各有关单位申请项目资金。

在索朗旺久不懈努力下,把自来水修通到该村近60户群众家中,为200多人解决了吃水难题。

刚接通自来水,索朗旺久的目光又转向了门卡村的道路,这条乡间小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只通到了门卡村的中心地带,偏远的村民小组只能走羊肠小道。

索朗旺久又马不停蹄地为修缮公路的项目资金奔走,还设法争取到了工程设备和水泥,为该村修了整洁、宽敞的马路,村里的30多名群众顺着马路走出了大山。他还自掏腰包给特别困难的家庭买生活用品,组织年轻队员教当地农牧民做广播体操,加强身体锻炼,寒、暑假期间组织当地学生到居委会复习功课、辅导功课。

“春蚕到死丝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干”。索朗旺久为为山南检察事业的发展默默默奉献了青春,直到重病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工作岗位,但他仍不屈不挠的对抗病魔,只求早日康复归队。

格桑花,在藏族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位置,被藏族群众视为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它鲜亮而不娇艳,柔弱又不失挺拔。

在雅鲁藏布江畔的山南市贡嘎县人民检察院,藏族姑娘白玛玉珍就是大家心中的格桑花。

白玛玉珍曾经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奉献了什么。”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生活中,她是开朗阳光的“乐天派”;在工作中,她是务实担当的“好干部”;在对待困难群众时,她又是倾囊相授的“活雷锋”。

她是山南市贡嘎县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官,她是大家心中永远盛开的格桑花。

2015年,白玛玉珍积极响应西藏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的号召,和其他三名同事一起到贡嘎县最偏远的东拉乡玉曲村开展驻村工作。

玉曲村平均海拔4800米以上,从县城到村里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加洛山,再经过羊卓雍措湖边曲折难行的山路,历经近一天的奔波才能到达村里。

玉曲村海拔较高,气候恶劣,自然条件艰苦,村民们依靠放牧维持生计。

白玛玉珍在这里坚守了整整八个月。

玉曲村群众饮水难,白玛玉珍就将情况及时向院领导反映,在贡嘎县检察院的大力支持下,玉曲村建成了蓄水池、洗羊池。

在走访慰问村里老弱病残群众时,白玛玉珍了解到,村里有两位残疾人多年未办理残疾证。

白玛玉珍就带着他们到拉萨的医院拍照、检查、做鉴定,最终帮他们办好了残疾证,每人每年可领到政府部门发放的七千多元的残疾补偿金。

2017年9月22日晚,已连续周末值班一个月都没回家的白玛玉珍,因心肌梗塞倒在了单位宿舍的沙发上,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6岁,定格在维稳值班的工作岗位上,定格在女儿那“我要妈妈”的呼唤里,也定格在群众的交口称赞中……

“阿佳啦(藏语,意为姐姐)生前特别照顾我,经常给我拿衣服穿,周末单位食堂关门,她叫外卖时也给我叫一份,她自己吃什么,就给我吃什么。”回忆起白玛玉珍生前的点点滴滴,扎西边久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扎西边久是玉曲村的村民,家里人多负担重,因单眼视力模糊而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在白玛玉珍的推荐下,贡嘎县检察院同意他到门卫室担任保安工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他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使命,时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这是检察官们不忘的初心。

(小标题)铁肩担道义,他们用担当忠诚履职

“我喜欢这份工作,看着身穿藏蓝色检察服、胸佩国徽的检察官们,我打心眼里就高兴。”尼玛曾经这样说道。

尼玛生前是山南市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普通驾驶员,但在西藏海拔高、氧气含量低、路况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对驾驶员却有着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驾驶技术等各方面的高要求。

自1977年参加工作以来,尼玛先后在山南沃卡电站、山南汽车二队、山南运输公司工作,1995年到山南检察院工作,直到2014退休,在驾驶员的岗位上坚守了37年。

在单位里,他是大家公认的好大哥,在生活中,他是朋友眼中的热心人。

有件事令同事张玉海印象深刻。

2010年3月的一天傍晚,尼玛开车载着张玉海和其他同事一起到错那县检查驻村工作,当车辆行驶到香加拉山和羊错拉山交汇处时,一名错过回家班车的牧民坐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

尼玛立即停下车了解情况,随即从后备厢中取出备用的防寒毛披肩、毛毯,披在这位牧民身上。

牧民感动得留下泪水:“谢谢,你们真是活雷锋啊!”

尼玛做了多少次这样的“小事”?现在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了。

多年来,尼玛始终坚持原则,严于律己,开警车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超速行驶、不带故障出车,从来没有公车私用,37年从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尼玛出生在山南市乃东区,在当地有很多亲戚朋友,听说他是为领导开车,很多人就想让他帮忙找领导通融通融,好在单位找个工作,但每一次他都拒绝了,为此还得罪了不少人。

时任政治部副主任的扎西旺堆由衷感慨:“尼玛是真的讲纪律讲原则,为四任检察长开车,却从来没有提出过特殊的要求。”

2009年,山南市检察院选拔第一批公益性岗位人员,尼玛家境不太好,妻子也没有正式工作,他的妻子半开玩笑说:“孩子他爸,你为领导开车也有十几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看能不能跟领导说说,给咱女儿、儿子找个工作?”

尼玛笑笑说:“我给领导开车是我的本职,如果因为这样而向领导提要求,就有损我的初衷,倘若我这么做了,既给领导添麻烦,又辜负了领导的信任,我不能这么做!”

就这样,妻子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后来,尼玛的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公务员,女儿也成为了拉萨的一名特警。

2015年2月,退休后没几个月的尼玛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在病魔摧残下,他永远离开了心爱的驾驶事业,离开了他的家人、同事。

有人说,执法太难,办案太累,检察官太辛苦,但是在加查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揣丽颖身上,你会亲切地感到刚毅、勇敢和顽强。她专业精,带领干警办理了全院80%以上的案件,她感情细腻,与藏汉同事的关系十分融洽,许多藏族同事都喜欢跟她说心里话,她于细微之处担负正义,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加查检察事业的半边天空。

2012年,揣丽颖承办加查县首起自主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原某央企工程局五分局副局长兼藏木施工局书记、局长刘某私分国有资产案。

由于加查县院历史上从来没独立办过自侦案件,没经验,如何办理成了摆在揣丽颖面前的大难题。

案情错综复杂、涉嫌犯罪时间长、涉案范围广、取证量大等种种不利情况摆在面前,揣丽颖从账本开始找突破口。

当十几大箱的账本堆满会议室时,揣丽颖一时有点摸不到头绪,她迅速调整状态,边翻阅账目边记录排查,遇到困难向对口援助的检察院请教,终于锁定湖南桃江一家劳务公司的进出账存在问题,存在虚列劳务和管理费折返。

经过2个月的查找收集证据,一本近千页的证据材料摆在了揣丽颖面前,坐实了藏木施工局原局长刘某通过指使财务人员采取虚列劳务工资、少交管理费的方式套取资金104万余元,以单位名义将其中的23万余元集体私分给个人的案件事实,顺利提起公诉。

在庭审中,揣丽颖沉着冷静,唇枪舌战,公诉意见被法庭全部予以采纳,认定了刘某私分国有资产的案件事实,判处其有期徒刑8个月。

“我没想到西藏边陲的小县城也有这么优秀的检察官。”庭审结束后,参加庭审的旁听人员向她伸出了大拇指。

案件办完后,揣丽颖并没松懈下来。因为此时,两座投资百亿元规格的电站先后在加查施工,揣丽颖决定结合案件以案说法,并提出检察建议,建议施工单位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预防犯罪的发生,促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深受各施工单位欢迎。    

如今的揣丽颖,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业务骨干。办理的案件成院里职工学习的范本,她参加山南地区首届公诉控辩赛,荣获了最佳辩手的好成绩。

因为能力突出,揣丽颖有不少调动提升的机会,但她都主动放弃了。她说要一直在加查县干下去,“我深深地爱着这个地方,加查就是我的家。”

“老西藏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巨大精神财富,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精神感召,已经渗入了我们的血液里。穿着笔挺的“检察蓝”,揣丽颖显得英气十足,一如大路两旁的藏白杨一般将根深深地扎入雪域高原,吸收着大地最为深沉的力量,任凭风雪吹过,兀自向阳生长。

他们用责任守护公平正义,用真情慰藉百姓疾苦,用担当忠诚履职。周会明、潘华川、白玛玉珍、张军、索朗旺久、尼玛、揣丽颖……请记住他们共同的名字——人民检察官。职责所在,誓言无声。

法制日报记者  刘玉璟